三国志集解:太祖武皇帝

时间:2024-03-11 22:13:22 来源:电竞网

刘知几《史通·称谓篇》说:“古代的天子庙号,有大功的称为‘祖’。有美德的称为‘宗’,这一制度始于夏、商、周三代,一直延续到东汉,名实相符,古今相传。到了曹魏时期,庙号‘祖’的使用就很泛滥了,这些人必然不会因此而羞愧,只有魏武王可以称‘祖’。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只称魏武王曹操为‘祖’。至于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只称他们为‘帝’而已。从晋朝以来,篡位称帝的人不止一个,有的是偏安一隅的王,有的是亡国的平庸之主,也都称‘祖’称‘宗’,这怎么能行呢!”

官本《考证》李清植说:在这本书中,一开始称曹操为太祖。等到汉献帝迁都许昌,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就改称他为公,这是因为天子的三公称为公。后来曹操进爵为王,就又改称他为王,即使在曹丕没有篡位之前,也只是称王而已,表明他是汉王公。曹操身为汉朝的魏公,却最终称帝,他的篡位之举就很明显了。陈寿在晋朝做官,而晋朝是继承了魏国。所以他的措辞委婉,由此可知,在陈寿心里,暗暗将正统给予了蜀国,就像《纲目》所指出的那样。所以隋代的王通说:“如果陈寿不能像《春秋》那样用词优美,那就是司马迁和班固的罪过了。”这是说,陈寿的史书在体例上难以沿袭《史记》和《汉书》的旧例,但在笔法上却符合《春秋》的义法。

纪昀说:“这是沿袭了《史记》中《周本纪》《秦本纪》的例子。陈寿没有从魏文帝开始记述,而是从曹操开始,实际上不如《魏书》那般得体,这就是所谓的本来可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

卢弼说:“曹丕建立魏国,与元魏(北魏)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建安时期,曹操铲除群雄,暗中转移国祚,都应该特别记载,以成为后世的信史。如果像纪昀所说的那样,则拘泥于史例,而没有史识。”

刘知几《史通·称谓篇》说:“周代的亶父、季历,晋代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他们的地位虽然是人臣,但他们的事迹却可以与天子相媲美。因此,他们被追封尊位,建立名号,与天子相比,也是可以的。曹嵩由宦官抚养长大的,虽然被加了皇帝的名号,但人们对他并不满意。因此,在《三国志》中,他被记载得和普通人无异,只是说他是皇室的祖先而已。”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