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三国历史的宋文帝,用一道命令,为世人留下一份珍贵礼物

时间:2023-07-08 02:12:56 来源:电竞网

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下,这段历史却成为了全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谈资之一。

几乎每个爱好历史的人,都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耳熟能详,对他们的事迹和性格特点也都如数家珍。

▲三国君主形象

但事实上记载三国历史的正史《三国志》,可以说是二十四史中内容最少的一部。

其原文中并没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我们如今能看到这么多三国时期的故事,靠的都是刘宋时期史学家裴松之的帮助。

中国古人从西周时期开始就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司马迁的《史记》则让我国的历史记录有了统一的模板。

之后班固的《汉书》让纪传体这一体裁发扬光大,成为了文人效仿的对象。

在三国时期很多文人都尝试着编纂过史书,比如著名学者蔡邕就曾经写过《后汉纪》,不过其中内容大部分已经散佚。

除此之外,魏国和吴国都曾经安排官员编纂过各自国家的史料,但能够坚持完成的只有王沈的《魏书》以及韦曜编写的《吴书》。

▲《三国志》书影

但和《史记》、《汉书》两部著作相比,《魏书》中记载的内容真实性并不高。

比如其中记载,甄姬是在让出皇后之位后才病死的,而这和史实出入巨大,因此《魏书》成书后,便饱受非议。

而《吴书》的问题则是文笔不佳,而且对部分历史事件缺乏宏观视角解读,没有史书的厚重感。

除了这两部官方编纂的史书之外,还有魏国人鱼豢编写的《魏略》以及记录蜀汉部分史实的《华阳国志》等书籍

但这些书籍中的部分内容存在冲突,这让人们在研究三国历史的时候,往往陷入困惑之中。

▲陈寿漫画形象

为此,在司马氏立晋之后,他们开始着手进行三国史书的编纂工作,原蜀汉官员,史学家谯周的弟子陈寿在一众文人中脱颖而出。

他不但有着出色的文笔,还阅读了大量史料,更难得是的是他能够尽可能客观地记录事实,并用符合传统儒家价值观的评语,对人物进行点评,这让其被选为编纂《三国志》的主笔。

在陈寿的努力下,由《魏书》、《蜀书》、《吴书》构成的《三国志》终于面世。

其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甚至有人将其和《史记》、《汉书》这两部史家巨著相提并论。

此后陈寿的《三国志》,一直都是人们了解三国历史的最重要素材。

但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三国志》的评价出现了变化,其中态度最鲜明的,便是宋文帝刘义隆。

▲宋文帝剧照

作为刘宋的统治者,宋文帝一直很看重从历史兴衰中吸收经验,尤其三国时期的历史和当时的南北朝比较类似,这让他对三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但在阅读《三国志》后,刘义隆觉得意犹未尽,因为其中的内容实在太有限了,当时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甚至远比《三国志》记载的要多。

这让他有了为《三国志》作注,完善史料的想法。

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宋文帝遍观群臣,最终命令由河东裴氏后人裴松之,来完成这项繁重的工作。

在东汉末年时由于官办学校的没落,家学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河东裴氏作为当时望族,有着厚重的家学渊源,在西晋时期他们和王氏的地位相当,是北方最重要的世族之一。

▲永嘉之乱中胡人侵犯中原

但在永嘉之乱中,裴氏先人并没有陪同晋元帝渡江,虽然后来部分裴氏族人也逃到了东晋,但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王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种地位的反差让裴氏后人在政治领域的建树变少,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经典和史书的阅读和学习中去。

裴松之作为裴氏的杰出代表,在史学领域就有着不俗的造诣,这也是其被宋文帝选中的原因之一。

在陈寿编写《三国志》的时候,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式微的时代。

在这一背景下,士大夫们热衷于清谈和玄学,说话点到为止成为了一种时尚,这也是导致陈寿在创作《三国志》时“惜字如金”的重要原因。

▲魏晋时期的士大夫形象

到了南北朝时期,虽然儒家文化依然没有复兴,但佛教等外来文化对士大夫阶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而佛经有一种独特的编辑方式“合本子注”,即将不同版本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并进行详细标注,这对裴松之的标注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南北朝之前,就有很多知名的文人给古代典籍做过注。

但这些标注多是“训诂学(研究古汉语词义的学术)”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古代名词的介绍,以及对异体字和生僻字的解释,很少对内容进行补充。

而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的注,则另辟蹊径,将工作分为“补阙、备异、惩妄、论辩”四类。

▲裴松之注解本《三国志》

其中补阙就是指将其他典籍中的内容,整合到《三国志》的相关章节中,对事件的细节进行补全。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裴松之对曹魏施行的屯田制,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这让后人可以看到屯田制的全貌,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备异则是记录那些和正史记载存在冲突的内容,对于明确知道真伪的内容,裴松之会进行“惩妄”,对错误内容进行修正。

而那些能够推理出真相的内容,裴松之会将自己的思考批注在下面,这就是所谓“论辩”类注释。

▲裴松之塑像

比如《三国志》中记载,魏明帝寿命为三十六岁。但裴松之根据史料认定,魏明帝死时年仅三十四岁,即使算上中间的一次改元,其年龄至多为三十五岁,这一论断如今也受到了史学界的普遍认可。

裴松之在补充史料的时候,不仅仅只关注于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其对于一些小故事的钟情也让三国英雄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成为了后世文学作品创作的宝贵素材。

比如在关于曹操的批注中,裴松之就记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尤以曹操年轻时欺骗父亲的故事最为著名。

据传当时曹操因为喜欢玩乐遭到了叔叔的讨厌,其叔父经常在曹操父亲曹嵩面前说他的坏话,这让曹操很不高兴。

于是一天曹操见到叔父后便做出一副口歪眼斜的样子,然后告诉叔叔自己患了中风。

▲曹操画像

后来曹操的叔叔将这件事告诉了曹嵩,曹嵩回到家看到曹操一切如常,便问曹操是不是已经好了。

曹操却说自己根本没有得病,只是叔叔不喜欢自己才编假话中伤自己,自此曹嵩便不再相信弟弟的说辞,这让曹操感到十分满意。

相较于《三国志》中的记载,裴松之所添加的这个小故事无疑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看到曹操奸猾的一面。

▲曹操与许攸

除此之外,裴松之还记载了曹操赤足迎接许攸等小故事,将这位枭雄率真不羁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们能够看到更加立体的曹操形象。

在裴松之的注中,关于刘备的小故事也有不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刘备怒打督邮以及和刘表用餐时感慨自己“髀里肉生”的故事。

这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仁君远大的志向和英武的一面,这些故事后来也都成为了三国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桥段。

除了这些重要人物的事迹之外,裴松之还会在批注中记录一些原来不见于史书之人的故事。

比如其中就增加了许多关于汉末名士孔融的记载,这对《三国志》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孔融剧照

在事件记录上,裴松之用的文字也比陈寿更具艺术性,其对于事件的细节更加关注。

比如在描写界桥之战的时候,他就将公孙瓒大军如何被击溃,以及袁绍误入包围圈后临危不乱的表现记录了下来,这对于读者认识人物也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一些人物的细节也被裴松之有意记录下来,比如荀彧的外貌俊美就是裴松之首先提出的。

这让诸如祢衡嘲讽荀彧“凭着一张脸吊丧”的故事有了解释,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人物的更多细节。

▲荀彧剧照

可以说在有了裴松之的注解之后,三国时期的那些英雄人物的形象才真正丰满起来。大量生动的故事开始为人们所熟知,这对于三国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时人们对于裴松之的成果也是赞不绝口,宋文帝刘义隆在看到后,更是断言这部书和作者裴松之都可以“不朽”,这对于文人来说无疑是最高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在裴松之之后,中国文人在给经典作注的时候,终于跳出了训诂学的桎梏,并衍生出了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郦道元的《水经注》、李善的《文选注》等经典作品。

这四部著作也被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注”,其中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稳居首位,这足以看出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超然地位。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从文史分野看裴松之<三国志注>》,董广伟著作,2011年4月发表。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