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CV不玩游戏被玩家指责不要忘本,这是个什么道理?

时间:2022-07-08 18:42:31 来源:电竞网

这两天,游戏圈子出了个让人很无语的事。

手游《原神》角色刻晴的CV谢莹老师,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跑来指责他不玩原神反而直播其他游戏的小鬼。

(后来老师删了这条微博)

接着不出意外,这条微博被转到各个游戏群,然后开始了各种“这就是XX(某知名侮辱性称呼)吗,好好笑哦”的复读。

先说性质,这事谢莹老师没有任何做错的地方,完全是这个KY小鬼没事找事。

本来我们也不打算把这事儿拿出来二次发酵,但编辑部在聊完这件事之后惊讶的发现大家对于“CV应不应该以自己配过角色的方式营业”有着在共同的性质认知下截然不同的观点。

那就拿出来说一下,正好介绍国内外CV不同的工作情况。

互联网上的主流观点是:CV可以用自己使用过的角色营业,但这个事情存在一个限度,比如是不损害游戏和角色本身的声誉,或是在制作公司允许的范围内等。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说,现代日本的CV偶尔也会接到R18作品的工作,这个时候一般是不会直接以在业界活动的声优名去工作,而是会披上马甲。

(声优田中美海配R18就没挂马甲,除了CV外导演也会挂马甲。比如新房昭之的‘南泽十八’)

同时,由于CV配音的角色版权是在制作公司手中,并且公司和CV存在劳动委任合作关系,按纯商业的活动来说CV的工作只是为角色在作品内配音。

如果后续再有日本那样的声优见面会,以声优为主导的舞台表演(比如游戏王的决斗歌剧)这样的活动,公司方面是需要再另外签订活动表演委任合同的。

总之,声优和角色在某种程度上高度绑定,并且互相造就。

于是这里就存在一个商务和情理上的冲突:在情理上CV也是塑造了角色的一部分,是赋予其声音的“父母”,但这个部分是由商业活动进行劳务委派而创造的。

(唯一神当年也是个清秀帅气的小伙子,现在胖成球了)

国外的情况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将角色和CV分的比较清楚的,也就是考哥.jpg式的声优事务所制度,这种制度是如何运行的要讲清楚比较复杂,只是想了解个大概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春物》作者渡航老贼执笔原作并担任作监的动画《少女编号》。

(这番当年不火,但表情包产出了很多)

而声优事务所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需要声优对角色再进行的营业,都必须要通过事务所(二次创作或同人创作的情况,偶尔也会有通过原作公司再委派事务所的情况),声优不直接对外营业,而是由事务所指定约派工作。

总之就是有点像外派用人平台,公司找事务所,事务所再约声优。

另一种则是跨平台,多元化的企划,像是Lovelive!这种CV既是动画的声优,也是线下表演的偶像本人的模式。

(这是Liyuu,也是Lovelive!SuperStar!!中唐可可的配音兼线下团员)

这种模式一般出现在音乐片、偶像片等以声音为高优先级的作品中,这种企划是将角色和CV从一开始就高度绑定的。

当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有些偶像或音乐作品会聘请双声优,一个负责声乐,最近的《派对浪客诸葛孔明》和之前的音乐追梦番《CAROLE & TUESDAY》就是这种路数,也是同样的思路,只是通过双CV的方法将CV和角色高度分离了。

国内的CV和日本那种纯商业环境成长起来的CV又有所不同的。

早期国内配音演员其实多多少少沾点国企的性质,比如国内的配音名宿苏秀老师就在上海电视译制片厂工作,活动范围也大多在电影这个领域。

但随着国内动画和二次元游戏的发展,新一批的年轻CV发展起来之后虽然多少继承了一些技术上的习惯(比如强调中文吐字和情绪的配合、角色的演绎,而非个人式的声音表演),但在商业形式上却抛弃了老公司的模式,更偏向日本事务所的形式。

但这些新兴公司在处理CV和角色营业这一问题的时候,他们却不是日本那种完全不处理,或者完全贴合完全分离的模式。

他们的方式更加自由,大多数公司不会过度的干预,并且会和CV一起去探索这件事在情理和商业上操作的边界。

我们都知道,对声优公司来说。好的作品也是公司的门面,也是旗下声优技术成熟优秀的证明,而制作公司也需要后续的活动来维持热度,在前期去寻求这方面的合作是双赢的,再加之中国全民自媒体风潮的出现,CV和声优公司和制作公司全员自媒体的情况屡见不鲜。

而国内的二次元业务发展,大家其实都没有有意去避开这个问题,再加之国内的二创氛围一直都很好,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法律也没特别写,大家都按小了来聊,互相成就。

(2000w播放的原神拜年祭单品,其中多位CV都有献唱)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CV、声优公司和制作公司三方利好观众,但坏处也很明显,会有谢莹老师这种不怎么玩游戏的老师被部分小鬼KY粉丝误伤。

最重要的问题是,当情理去主导这些合作,CV和声优公司在被制作公司创作的角色共同成就,粉丝数水涨船高之后出现自身的媒体价值,从而各种活动报价水涨船高之后怎么办?

CV和声优公司可以接广告,制作公司的官方账号可不能接。

所以大概在18年之后,CV方面开始有意识的往日式事务所模式中较为商业化的方式靠拢,也就是如无必要CV和角色是分开的模式,并且避嫌式的删除了过去一部分商业上模糊的营业视频。

(考哥.jpg)

但是,这里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国内的环境和国外是不一样的,在CV开始避嫌,二次元游戏动辄数千万上亿流水的当下,大家对于CV是不是应该用角色去营业这个问题的看法往往带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似乎都是那些优秀的游戏公司,优秀的角色去成就了CV本身。

这种观念就明显是过分去在意CV自媒体账号的粉丝数,以及游戏的收入而造成的,专业知名的CV本身也有超越角色的声音演出能力,这种看法对CV不公平,也不符合制作游戏和番剧的工作特征。

CV本身优秀的声音技术,甚至CV特质的音色,也是角色能够好卖的基础。

(比如这位,桐人的配音配的)

(又比如17年的花铃,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四种声线和不同的情绪)

总而言之,这种看法是当下二次元游戏这个对于CV、配音行业来说足够庞然大物的不公平对比,才最终产生的。

至于哪种模式更好,这个问题反而是伪命题,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活在当下,活在具体的时代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特征。

那么,不妨这样提问吧。

你是更喜欢角色,还是更喜欢角色背后的人?

曾经在《崩坏3rd》中为布洛妮亚配音的Hanser每年崩3周年庆的时候都会出一个配音视频,用布洛妮亚的声线和游戏中的布洛妮亚对话。但现在Hanser投身虚拟偶像和直播行业之后,她已经删除了这些视频,现在的投稿都是以她个人为主的音乐和活动投稿。

(曾经的标题也是这个格式)

我觉得都挺好,在那些视频里能看到布洛妮亚与Hanser作为背后的CV这两者的联系,而现在的Hanser也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舞台上歌唱。

还有更多人因为前辈们好的作品,投身到声音演出这个行业,他们或许也会为新的作品带来的不同的化学反应,也或许会像一些声优一样投身其他的声音行业。

毕竟,没有人规定CV就一定要只为一个角色服务,不是吗?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