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内战:美苏倾力下注,中式游击战沙场,冷战的残酷完全展现

时间:2024-01-19 19:12:58 来源:电竞网

2016年,美国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世界著名游戏《使命召唤》的制作商动视暴雪被几个安哥拉人起诉了。

没曾想,这几个安哥拉人还不是什么普通网友,而是安哥拉著名政治人物、叛军“安盟”领袖若纳斯.萨文比的儿子。

据状告,动视暴雪在2012年的游戏《使命召唤9》中丑化了他们的父亲。游戏里的萨文比是个彻头彻尾的战争疯子,他号召士兵屠杀敌人和平民,放弃己方的伤员,为胜利不择手段。

有趣的是,这个案子被炒到了美国媒体的头条,动视集团甚至找来了纽约市的著名律师,前市长朱利安尼来打官司,但美国法院却不接受这个案件。

名人的“名誉侵权案”,在任何时候都是含金量很高的“香饽饽”,有一大批律师愿意给萨文比的儿子们服务,但美国政府却不愿意再跟萨文比再扯上关系。

因为这名所谓的屠夫,是美国一手提拔起来的代言人,还曾来白宫做客,和里根谈笑风生。

说起来,萨文比和他的“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其实是安哥拉内战的重要一极,代表其国家南方人民的利益。萨文比本人则以彪悍的形象,化身非洲游击战争的代言人。

而安哥拉内战这场战争,前后打了20多年,十几个国家涉入其中,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以各种方式参与过战争。

但和一般代理人战争不同,安哥拉内战出力最多的国家不是几大国,而是苏联代理人古巴,以及美国代理人南非。这两国派出数万部队在安哥拉血战,最后伤亡惨重而退场。

正因如此,安哥拉内战被称为“代理人的代理人战争”,是冷战后期美苏竞争、种族冲突的标本。又因为它是三国混战,又被称为非洲版的“三国演义”。

那么,在冷战后期,小国安哥拉为何会爆发内战?此战的局势究竟有多复杂?在这场战争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大国“棋局”?

【一】日薄西山葡萄牙,养出安哥拉三小强

1960年,一份划时代的文件出台,让人类彻底告别了殖民时代。

这份文件就是《准许殖民地国家及民族独立之宣言》,联合国下令各大殖民帝国不许阻拦殖民地的独立,并要尽量帮助殖民地建立自己的政府和军队。

这份宣言酝酿已久,是美苏两大国亲手推动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把欧洲大航海时代300年积攒的土地揉碎。

当时,欧洲的英、法、比、荷、葡、意都是殖民大国,在亚非拉拥有大片殖民地,这些土地曾占到全球陆地面积的一半,大多是资源富集的宝地。

有些小国如荷兰、葡萄牙,完全就靠这些殖民地养着,这些小国的国民过得怎样姑且不论,其上层阶级倒是靠剥削殖民地,舒服了几百年。

然而,美、苏推动去殖民化是个漫长的过程,为此不惜在各地支持殖民地战争,几次中东战争就是例子。

鉴于美苏强权的影响,在1960年后,欧洲各国大都听从联合国命令,统筹殖民地人才建立政府,唯有葡萄牙一动不动。

在今天,葡萄牙俨然算是个弹丸小国,可在几百年前,小小葡萄牙也是瓜分世界的顶级列强,美洲、非洲、亚洲都有它的殖民地。

葡萄牙最著名的殖民地就是巴西,这片巨大的土地曾是葡萄牙的骄傲,但巴西在19世纪初就独立了,葡萄牙不得不把殖民中心转到非洲。

在冷战之前,东非海岸的莫桑比克、西岸的安哥拉、葡属刚果(刚果布)、葡属几内亚,都是葡萄牙的“海外省”。

此外,亚洲的果阿、东帝汶、澳门,也在澳门的手里,起到贸易中转站的作用。

在国际推动殖民地解放时,英法荷等国都借坡下驴,因为各地的殖民地独立战争,这些国家都付出不小代价。

但葡萄牙是个例外,葡萄牙政府坚决不放弃殖民地,可以说连一块都不松口。

葡萄牙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苦衷”,毕竟国家又小又穷,几百年来能过好日子,就靠殖民地撑着。

更何况,海外葡萄牙人已经和当地混血形成新民族,政府不愿放弃这些海外人口,以免造成民族分裂。

当然,英法这些大国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殖民地,他们或以代理人、或以跨国公司来间接控制殖民地。可葡萄牙深知自己缺乏这个能力,所以索性不撒手。

但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世界殖民地解放的大潮不是葡萄牙能挡住的。

60年代前后,葡萄牙的殖民地内都有土著居民的独立组织活动。此时葡萄牙最大的“海外省”就是安哥拉。不过早在1956年,安哥拉就成立了“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

1957年,另一个独立组织“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成立,简称“安解阵”,和“安人运”一起争取独立。4年后,这两大组织正式发起武装起义,掀起了“葡属殖民地战争”。

1964年,一个新组织“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从“安解阵”里独立了出来,安哥拉形成“三英战吕布”的局面。此后,这三支部队和葡萄牙人斗了十多年。

在战争期间,葡萄牙萨拉查独裁政府大力镇压起义,可一直到萨拉查死去,卡丹奴继承权力,葡萄牙已经在殖民地战争里民穷财尽。

1974年,不堪多年战争的葡军发动政变,推翻卡丹奴政府,史称“康乃馨革命”。事后,葡萄牙新政府宣布放弃海外殖民地,葡军从海外撤回。

1975年1月,安哥拉国内的三股势力欢庆胜利,他们本打算协商分享权力,建立过渡政府。

然而,亲苏的“安人运”和亲美的“安解阵”、“安盟”有巨大的利益冲突。最终在美苏的推动下,战友们挥刀相向,当年夏天就引爆了安哥拉内战。

【二】美苏下注安哥拉,非洲现三国演义

安哥拉的地盘不小,全国124万平方公里,在非洲排名第七。

1975年时,该国人口刚刚700万,主要民族为奥姆本杜族、姆本杜族、巴刚果族、隆达族等。

在自然条件方面,虽然安哥拉并不是黑非洲最好的,但当地和北方的刚果金一样,资源极其丰富,南方有钻石、北方有石油,中部还有大量金属矿藏和林业资源。

因此,安哥拉这个聚宝盆被西方各大跨国公司垂涎,东方世界也需要这个富足的小国来补强。为此,美苏都在精心选拔该国的代言人。

而在安哥拉三大组织里,以姆本杜族城市人口为主体的“安人运”势力最大,由于其领袖阿戈斯蒂纽.内图得到苏联阵营、母国葡萄牙的支持,该组织偏左翼,所以被美国视为眼中钉。

至于“安解阵”和“安盟”,他们本是一家,一个背靠北方刚果人,一个背靠南方奥姆本杜人。

这两个组织都亲近美国,“安解阵”领袖是罗贝托,而“安盟”的领袖就是著名的若纳斯.萨文比。

三大组织的三位领袖都是政治强人,加上背后有民族主义思想,谁也不愿意把权力拱手让人。

为了方便区分三大组织,以下将用“苏安运”代指苏联支持的“安人运”,背靠美国的“安解阵”和“安盟”,则分别用“美安解”和“美安盟”代称。

在1975年初的对峙阶段,北方的经济本就因白人的撤离而崩溃,南方的萨文比还号召自己的奥姆本杜同胞回南方去,导致北方城市经济崩溃。

由于人口南流,经济下滑,控制首都的“苏安运”对萨文比及其“美安盟”非常痛恨。

至于“美安解”,虽然在早期属于最弱的一方,但其所在地区在安哥拉北方,这里是重要石油产地,对国家至关重要。

当时,美国支持“美安解”,邻国扎伊尔也支持当地的刚果族同胞,中国当时和美国关系较好,也派遣过教官在扎伊尔训练“美安解”军队。

最终,最弱的“美安解”反倒兵强马壮,在1975年6月第一个和“苏安运”交火。

双方首战爆发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苏安运”和“美安解”一开局就是激战,结果自以为所向披靡的“美安解”居然败下阵来,自此再也没有夺回首都。

随着“美安解”北逃,“苏安运”则扩张中部领土。但仅仅2个月后,得到南非支持的“美安盟”领袖萨文比就再度向“苏安运”宣战。

萨文比这个人颇为传奇,他是奥姆本杜土著,但天分过人,精通多国语言,有医学和政治学的学士、博士学位。

在60年代中期,萨文比加入独立运动,曾来中国接受游击战训练,上过解放军军校,学到了中式游击战的精髓,他的“美安盟”也曾买过中国的武器弹药。

三方全面开战后,美苏加注,南非军队一个营200多人,带着3000“美安盟”军队北上,进攻首都罗安达。

美国还要求扎伊尔参战,支援北方的“美安解”。最终,扎伊尔也派出陆军支援,出动上万人南下进攻“苏安运”,配合“美安盟”和“美安解”作战。

但在这里面,立场最特殊的就是南非。

当时的南非还是黑白隔离的时代,政府、军队、财政大权都在白人手里。国内黑人对此不满,北方的黑非洲国家天天在联合国告状,还支持南非的反政府武装。

因此,南非政府占领了纳米比亚,侵略赞比亚,意图要打造一个“安全范围”。

而萨文比的“美安盟”为了战争,则和南非做了交易——不支持纳米比亚的独立武装,换取南非军队参战。

随着“美安盟”、“美安解”、扎伊尔、南非四方军队同时进攻,“苏安运”一时间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苏安运”一挨揍,远在莫斯科的勃列日涅夫召开军事会议,把安哥拉内战上升为“非洲共产主义革命的前线”,决定对“苏安运”进行支持。

很快,苏军出动空军和海军,向“苏安运”输送武器、物资,但苏军不敢直接派兵打仗。

为了帮“苏安运”挽回颓势,勃列日涅夫的电报还发向了哈瓦那,他要求卡斯特罗同志支持安哥拉人民的革命运动,古巴特种部队随即出动。

古巴的支援计划代号为“卡洛塔”,一次性向安哥拉输送了万人的部队,以及大量重武器。

靠着古巴军队的降维打击,“苏安运”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南北进攻,打败了“美安解”和“美安盟”的南北夹击,最终于11月宣布建国,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

值得一提的是,“苏安运”建立的“安哥拉人民共和国”,后来被联合国承认,长期以来是安哥拉的合法政府。

【三】“美安解”战败退场,萨文比进山游击

见“苏安运”建国,“美安盟”和“美安解”也不服输,当即建立了“安哥拉人民民主共和国”,与“苏安运”分庭抗礼。

1976年初,即双方开战的第二年,南非、法国、美国、扎伊尔等国支持人民民主共和国,再次进攻“苏安运”。

这回,美国政府向“美安解”的罗贝托提供了大量支援,还有扎伊尔陆军支持,可谓声势浩大,在气势上比第一场战争更大。

但在1976年2月,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武装到牙齿的,被寄予厚望的“美安解”在战争里兵败如山倒,在北方腹地被“苏安运”击溃,2000多人阵亡,余部溃散。

原来,前线的“美安解”士兵们发现,对面“苏安运”有一群“黄种人”冲锋陷阵,战斗力极强悍。

后来,“美安解”才发现,这都是古巴精锐的志愿兵,为了不被外界发现,古巴政府派来的士兵都是皮肤偏黑的人或者混血人。

古巴战士训练有素,还带了火箭炮、高射机枪、武装直升机,这对于黑人士兵来说是降维打击。他们在凶猛的火力下四散而逃,而领袖罗贝托更是一口气逃往扎伊尔。

“美安解”至此退出扎伊尔内战,但后世认为,该组织的失败还有两个难言之隐——领袖立场不坚定、美国突然撤援。

“美安解”资格老、军队多,但罗贝托本人立场不稳,太亲近扎伊尔,太强调北方刚果人的利益,根本得不到大多数安哥拉人民的支持。

至于美国撤援,是美国那边国会拒绝批准支持“美安解”的预算,因为民主党要拆福特总统的台。

但毕竟美国在安哥拉也下注良久,一时间不忍放弃。随即,美国想到当时关系尚好的中国,福特总统甚至亲自来华访问,希望中国向安哥拉提供支持。

但中国在深思熟虑后,也不愿意下注。

首先,中国本身国力有限,当时又处在中苏对峙时期,没那么大的力量援助海外。

其次,“美安解”和“美安盟”此时跟南非眉来眼去,基本达成战略同盟,这可让黑非洲十几个国家不满。

70年代,黑人国家打明旗帜反对南非,中国再援助“美安解”和“美安盟”,就是摆明了和黑人国家作对。当时的中国和很多黑人国家的交情很深,这个错误我们不会犯。

而在安哥拉内部,“美安解”一灭,有了油田支撑经济的“苏安运”气势如虹,随即南下进攻萨文比的“美安盟”。

“美安盟”和“美安解”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美安解”败下阵来,势力更弱的“美安盟”被秋风扫落叶,几乎全部扫平。

至此为止,貌似安哥拉内战要结束了。

但所有人,包括美国和苏联,古巴和南非,都小看了若纳斯.萨文比这个硬汉。

当时萨文比一共8000人的部队,比起北方政府来说不值一提,而且大多数士兵都是紧急发动的农民,打起仗来一触即溃。

萨文比身边的主力,其实是法国、葡萄牙的雇佣兵,这些人认为退入邻国再做打算才是正路。但萨文比有极强的自尊心,他承诺奥姆本杜族人自己会坚持作战,所以他绝不离开。

随后,萨文比拒绝进入纳米比亚,带着一群雇佣兵转战南部森林,在纳米比亚和安哥拉边境来回作战,南非政府则给他不少支持。

打了几年后,美国在80年代也发现了萨文比的价值,于是继续支持“美安盟”作战,安哥拉内战进入了第二阶段。

【四】“血钻”撑起的内战,大国退场一地鸡毛

虽然“美安盟”武装还在南方活动,但不成气候,“苏安运”决定率先解决北方的问题。

当时,退局的“美安解”在扎伊尔的支持下,在扎伊尔境内重新武装,“苏安运”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支持扎伊尔国内的反政府武装“刚果民族解放阵线”造反。

当双方互相捅刀子之后,背后的“大哥们”却不再送温暖。一来二去,扎伊尔也怕了“苏安运”,双方在1979年握手言和——扎伊尔放弃支持“美安解”,“苏安运”也不再掺和扎伊尔的内战。

至此为止,安哥拉内战就剩下萨文比的“美安盟”和中央政府“苏安运”。

从表面上看,“美安盟”活动的南方没有油田,按理来说覆灭也是时间问题,但当地有一种珍宝——钻石。

安哥拉南方的钻石储量大,品质好,萨文比的武装通过挖掘钻石来购买武器。这些钻石被中间商收购,流入欧洲和北美,珠宝行业内部称其为“血钻”。

电影《战争之王》里,用钻石换枪支的原型故事就包括萨文比的“美安盟”。

进入80年代,“苏安运”南下纳米比亚,支持纳米比亚人民反抗南非统治。

南非政府和“苏安运”开战,双方在边境线上几次拉扯。“美安盟”趁机壮大,萨文比收拢残军和难民,武装膨胀到3万人,美国在暗中给予资助。

彼时是里根时期,美国在亚非开了两条隐秘战线——阿富汗、安哥拉。

这两个地区都有苏联势力活动,阿富汗是苏军直接下场,安哥拉则是苏联支持古巴人援助“苏安运”。

当时,古巴在安哥拉维持着4万人的编制,其中三分之二是一线部队。这些人的物资消耗,“苏安运”政府的消耗、军队的消耗,都是苏联政府负担。

然而,80年代的苏联越来越不好过。首先是苏联的石油,虽然苏联在70年代靠石油危机而暴富,但进入80年代后,石油价格年年走低,苏联的原油出口不振,经济进入寒冬。

除了收入缩水,苏联的海外还有古巴、安哥拉、北越、阿富汗这些“伤口”在流血,巨大的财政支出让苏联的国力日益下降。

见苏联日薄西山,美国决定加大力度支持萨文比,带着西方集团秘密支援“美安盟”,让萨文比“北伐”,持续消耗苏联。

随着美械和美金从南非送到安哥拉,萨文比带着“美安盟”军队几次北伐,控制了南方大片土地,占领数个城市。

见安哥拉的内战旷日持久,联合国大会呼吁双方停战,但安哥拉各方无人理会。多年的血战,已经让安哥拉生灵涂炭,十几万人伤亡。

同时,“美安盟”游击队的作战方式严重依赖农村。政府军则对“美安盟”活动区进行扫荡和不可逆的破坏,包括给水井投毒,屠杀牲畜,破坏水利,甚至给田地里埋地雷,让土地抛荒。

这一过程持续多年,造成安哥拉百万人逃出家乡,沦为难民。虽然联合国的物资源源不断运来,但大多被政府军霸占,沦为军需。

可此时,苏联自顾不暇,英法则跟着美国,在苏联背后全力搞破坏,中国也和越南正厮杀得火热,全世界的大国都没人能管得了安哥拉。

1986年,里根总统甚至邀请“美安盟”的领袖萨文比前往白宫做客,这位游击队领袖在白宫草坪发表了游击战宣言,随后他的照片登上美国报纸头条。

当然,在十几年后,这张照片成为美国政府的黑历史。

会谈当天,里根称,萨文比是“反抗苏联侵略的战士”、“非洲伟大的游击战专家”。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萨文比做的演讲也是反对苏联的。

见萨文比马匹拍得响,美国随即增大对萨文比的投资,萨文比麾下部队扩充到6万人,一时风头无两。

萨文比访美后,他的事业居然还变成了美苏争霸的决定性部分。

1987年8月底,安哥拉内战扩大,苏联支持古巴和“苏安运”平灭“美安盟”,双方在安哥拉西南部“库邦戈省”激战,爆发了决定内战胜负的奎托战役。

此战,“苏安运”和古巴军队出动四个旅,共一万多人,以古巴装甲兵为主力进攻。“美安盟”军队则以步兵为主,起初节节败退,其核心城市“马文加”有被包围的危险。

萨文比赶紧请南非政府增援,南非国防军在10月参战,战场顿时逆转,“苏安运”军队被南非陆军、空军打退到奎托地区,反被团团包围。

这时候,“苏安运”只能找古巴增援,卡斯特罗再派出15000人的部队前往安哥拉。

从1987年12月到1988年2月,古巴军队和南非军队鏖战奎托地区,双方发动了坦克、战斗机在内的所有武器,“苏安运”和“美安盟”也赌上全部身家。

直到3月初,南非军队在装甲力量伤亡惨重后主动撤退,古巴和“苏安运”也鸣金收兵。

至此,参战四方共有2万多人伤亡,其中上万人战死沙场,是非洲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仅次于二战的阿拉曼战役。

“苏安运”撤退后,“美安盟”得以喘息,萨文比还在谋划着自己的游击战争。

但没过多久,里根下台,军饷没了。同时,1988年后的苏联经济崩溃,拿不出钱支援小弟,古巴人自己连饭都吃不饱,对非洲的军援大大减少。

两年后,冷战结束,美苏都同时撤出安哥拉,内战打不下去了。

1991年起,安哥拉内战双方开始谈判,萨文比摆出了高姿态,要跟“苏安运”和谈,一起搞民主选举。

没曾想在第二年,“苏安运”领袖多斯桑托斯在安哥拉大选上获胜,萨文比失败后露出獠牙,安哥拉内战再次爆发。

这回,“苏安运”和“美安盟”几乎各分一半国土,“苏安运”靠北方,“美安盟”在南方;北方靠石油,南方有钻石。

这次战争没了大国支持,但因为国际军火市场的膨胀,双方的武器源源不断,打得非常惨烈。中部的万波省是争夺的重心,省会万波市被双方大军来回攻防,最后夷为平地。

南方的奎托也不例外,这些“美安盟”核心阵地被无情摧毁,城市居民沦为难民。

直到1994年,在联合国几次敦促下,双方暂时停战,政府领袖多斯桑托斯让萨文比回归政府,但萨文比拒绝去首都,还在南方活动。

他告诉总统:“我拒绝分享我的权力。”

1995年后,安哥拉内战进入尾声,双方打打谈谈,政府军南下解放万波,萨文比又被赶回了西南。此后几年,“美安盟”势力越来越小,直到1999年遭受重大打击,基本失去所有城市。

两年之后,萨文比在雨林遭遇战里被政府军击毙,据说他遭到了亲信的出卖。

萨文比早年是“热血游击领袖”的形象,但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变成专制独行,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他的手下经常被他训话,稍有不慎就会被监禁,至于作战不力或者有疑似叛变行为,往往全家被处决。

杀戮让萨文比失去支持,最后,众叛亲离的萨文比被十几枪打成筛子,尸体运往首都展览。

见萨文比战死,“美安盟”军队随即投降,安哥拉内战宣布结束。

回看安哥拉内战,这场20多年的战争席卷安哥拉南北,造成百万人伤亡,国家满目疮痍。

这场战争是非洲最惨烈的内战,归根结底,是冷战时期美苏的代理人大战,还搅进了南非、葡萄牙、法国、扎伊尔等政权,导致战争极端复杂,时间被大大延长。

而战争结束后,却没有国家来伸手帮助安哥拉,该国空有资源,却是世界最不发达地区。

战后,安哥拉政府接纳各民族势力进入议会,达成政治和解,争取彻底消灭内战的火种。

今天的安哥拉靠石油、矿石出口维持运转,国情有所好转,但要彻底修复内战的伤口,安哥拉还需要时间。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冷战视野下的安哥拉内战(1974-1988)》,田金宗

2.《浅析安哥拉内战与苏联的作用》,南江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