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研究:精神支柱的分裂属性

时间:2023-05-03 10:59:48 来源:电竞网

人们似乎总会有这样的幻想,似乎总会将虚无的精神心理视为如同实体般的结构。并且乐此不疲地为这个结构幻想出不同的部件。因为抽象是一种艰深的智识活动,而通过将飘渺的意义拉到感觉的阈限中可以使人更为清晰地把握概念。

《悥学》所进行的综合考量,是源驱力。社会框架,以及人类共识三者之间如何作用于主体的个体概体验,以及主体如何在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呈现出三者之间的关联。这就意味着,悥学具有来自于社会又独立于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探讨个人的内在世界时,我们习惯使用心理学。而在探索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时,我们倾向于社会学。夹在两者之间的社会心理学所进行的研究比较尴尬,因为总会有一个名为“文化”的要素在影响着原本已然自洽的理论。而“文化”对理论的的冲击又同时面临个体自身的“解构叙事”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写作

于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很难得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具体化的心理学理论系统。一方面我们面对着极为具体的社会现象,并且亟需对其作出反应。另一方面,我们又呈现着充满个人特征的叙事模式,且其内容极为抽象,甚至完全不具备现实意义上的社会价值。

每个人的内心都在倾向于结构出一个稳定的范式,以此来稳妥地承接思维层面的认知图式。在自然界中,运动意味着能量将产生消耗。而保持静止的,或者是降低运动过程中多余的动作,则能够使得个体以低能耗的状态生存。

图片来源网络:认知图示范例

人类潜在的“趋利避害”的意识倾向,使得“稳定”成为了迫在眉睫的渴求。这种渴求,透过主体与社会的二重分裂而折射到实际的生物活动中。然而,个体本身并不会去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对这种二重性进行审视。在未经反思之前,个体无法精准把握住社会与个体所独有的概念理念中的分裂。这将使得个体陷入到自我结构的混乱中。

这种混乱同时又组织起了结构的功能,这样的结构功能把混乱所卷涉到的一切内在的内容进行了再一次的编织。如此一来,社会价值中的大部分内容得到了被解构和重新诠释的空间。同时,这种被重新诠释的社会价值评断又要因为主体的个体感受而扭曲变化,过滤掉其“外在的”,“他者属性的”一层修饰。

图片来源网络:解构主义绘画,画家马列维奇

外在的事物本是具体的,因为语言而被连接到内在的抽象概念之中。个体籍此,转换了物和词的边界,同时滤除了自身所无法/不愿掌控的外延,使其得以升华和理想化。原本的混乱不会被个体承认,而是进一步将混乱视为整体的核心。

精神支柱便是这个精神心理活动的产物。个体通过认同混乱中的分裂而消除了分裂。外在的客观的事物也通过“词义”这样的一个渠道得以进入到主体的内在世界中,变成了主体的人生叙事中的一部分。个体也自然而然地把这种“去分裂化”后的内在内容理解为自身的一部分,且由此为其结构了得以供其存在着的解释空间。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