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厂神作,极度硬核,在细节和拟真上完美还原的反恐游戏——《严阵以待》

时间:2023-03-28 03:38:18 来源:电竞网

提起特战类游戏,广大玩家耳熟能详的有《彩虹6号》《霹雳小组》等经典作品。不同于突出可玩性和剧情感的其他军事游戏,特战类游戏以高难度和重写实著称,极其考验玩家的技战术水平。2021年12月,《严阵以待》游戏正式发售。这款融合了反恐作战和小队指挥的CQB(室内近距离战斗)游戏,再一次提升了玩家对特战的感观和认知

高度拟真乃游戏精髓

《严阵以待》以4人小队为作战单位,玩家可以选择不同角色进行游戏。玩家可以选择联机方式与其他3人共同开展任务,也可以选择单机形式带领3名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或非操控角色,是指游戏中非玩家控制的角色)投入战斗。在游戏开始之前,玩家可在警队训练场反复练习突袭、射击、爆破等技能,不断刷新训练成绩,提高实战水平。游戏中提供多张地图和多种任务模式供选择,玩家可选择抓捕嫌犯、解救人质、拆除路障等反恐任务,不同任务之间难度差别很大,给玩家带来丰富的体验和严苛的挑战。

特战小队协同前进

从战术层面来看,谨慎推进和小心行动是必须遵循的准则。不同于其他军事游戏快速流畅的关卡进程,《严阵以待》强调以最低限度武力完成任务。在游戏中,随处可能出现的爆炸物、隐藏在门后的绊雷、躲在暗处的敌人、诈降后突然反击的嫌犯……防不胜防的作战环境令玩家必须时刻绷紧神经。

任务评分系统

准备进入室内

游戏中设有一套评分体系,在任务结束后会对玩家的表现打分,误伤平民、未保存物证、人质解救失败等均会大幅度扣分。在步步惊心的推进中,玩家必须像现实中的特战队员一样精干。游戏高度强调团队配合,需要4名队员高效联动才能完成任务,较大的地图需要队员长时间的搜查才能确保安全,角落和暗处随时可能出现致命威胁。多人模式下玩家之间可以通过耳麦沟通协调,而单人模式下考验的是玩家的指挥水平和应变能力。无论是多人联机还是单人指挥NPC,玩家的每个决定和每道指令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持枪警戒

在游戏中,玩家需要与队友们缓慢前行。使用内窥镜仔细探查门后情况,对发现的爆炸物或绊雷必须立即拆除,对遭遇的人员一律使用束缚带控制,破门时要精准选择方式,除嫌犯有明显射击举动外不得开枪,在发现嫌犯的枪支等各类物证后要及时保存。玩家只有熟练掌握此类技巧,才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较高评分。 游戏整体难度很大,玩家和队友中枪后极易死亡,即使仅是受伤也会大幅度影响战斗操作。为帮助玩家提升水平,游戏设有回放功能,玩家可以全程回看战斗视频,总结经验教训。高度拟真的游戏设计让玩家必须摒弃猛冲猛打的想法,要想在危机四伏的特战中游刃有余,战术得当、正确预判、紧密配合缺一不可。

贴合特战的游戏氛围

与同类特战游戏一样,《严阵以待》并不以绚丽的画面和丰富的剧情见长,体验感和战术性才是其特点所在。本作的氛围较好地贴合了特战主题,但为了增加玩家们的兴趣,游戏推出后进行了数轮更新,加入了部分新地图、新装具和新武器,给玩家带来更多选择。

游戏中开火必须高度谨慎

个人装备选择界面

武器选取界面

枪械附件选择界面

游戏的枪械设计偏向警用,种类和数量均不算多。如M1911手枪、格洛克手枪、伯莱塔M92手枪、MP5冲锋枪、UMP冲锋枪、HK416步枪、M4卡宾枪、雷明顿M870霰弹枪等等,都是世界各国特战力量常见的枪支。游戏还提供了发射豆袋弹、胡椒球等非致命弹药的枪械及泰瑟电击枪,帮助玩家尽量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但需要注意的是,非致命武器并非绝对安全,在多次命中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对方死亡,因此必须高度注意开火频率。

更换手枪弹匣

发现人员目标必须立即控制

游戏中的枪械可以安装瞄准镜、前握把、战术灯、消声器、激光指示器等附件以提高性能,玩家可以自行选择。除枪械外,游戏还为玩家准备了夜视仪、防暴盾、破门锤、内窥镜、闪光弹、催泪弹等特战装备,玩家可以视任务需要进行配置。但即使武装到牙齿,也不能掉以轻心。

雨中逮捕嫌犯

如前所述,玩家只能射杀已危及自身安全的嫌犯,除此以外一切击杀均会被视为未经授权使用武力。事实上,在本作中,武器的射速和备弹量处于次要位置。对于玩家而言,在严守作战准则的情况下,携弹量往往远大于实际消耗。

现场击毙嫌犯

虽然不以细节刻画见长,但《严阵以待》还是在保证拟真性的基础上,为玩家呈现了相对精美的游戏画面。场景的渲染、天气的变化、武器的细节、各种人物的不同反应等,相比于早期特战游戏已有大幅优化和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的语音设计,主角干脆利落的行动指令,队员要求目标配合时严厉的喊话,各类人物面对警员时说出的话语,闪光弹造成的眩晕感等,均营造出扣人心弦的特战氛围。置身于游戏中,玩家仿佛化身为真正的特战队员,在一个又一个特战任务中施展能力。 在刀尖上游走,瞬间决定成败,也许这就是特战游戏的魅力所在。编辑:丁涌强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