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挖墙角”的网易游戏,把《生化危机》制作人也招来了……

时间:2022-08-16 17:41:11 来源:电竞网

前两天,在卡普空工作了27年的游戏制作人小林裕幸突然在个人推特上宣布,已经在3月底离职,现在加入了网易游戏担任游戏制作人,继续为游戏发光发热。

相信大家应该都看到这条震荡游戏圈的消息了吧?大多数玩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网易给的太多了”。

也有部分玩家觉得这位制作人名气一般,投靠网易是为了“养老”。

但实际上,小林裕幸从1995年加入卡普空之后,有他参与制作的游戏,分别有《生化危机 4》、《恐龙危机》、《鬼泣4》、《战国BASARA》、《龙之信条》、《鬼灭之刃》系列等。

虽然他没有参与太多原创游戏IP的开发,但都为这些游戏IP能够延续下去做了很多年努力,比如《生化危机4》开发时,卡普空和三上真司产生了很大的内部分歧,正是小林裕幸临危受命起到了协调、收尾的作用。

小林裕幸

而且被网易招揽的大佬目前已经有很多,像是今年1月《如龙》系列制作人名越稔洋高调宣布加入网易游戏,并成立新的名越工作室,其中还包括了《审判之眼》系列的制作人细川一毅等,很多世嘉的老牌员工在内。

作为日式“GTA”的《如龙》系列,名越稔洋在索尼动荡时刻,从构思、企划、制作,都是由他一手创建,自然是吸引了一大批玩家关注。

图片来源:Nagoshi Studio官网

去年年底,制作了《英雄不再》的日本游戏制作人须田刚一,在推特上宣布,其创办并掌舵的工作室蚱蜢制造(Grasshopper Manufacture)加入网易游戏大家庭。

这些大佬的加入,你大可以认为是网易给的太多,我个人觉得都没有错,因为这是排在第一位的,毕竟挣不着钱还怎么谈理想。

更多的,可能真的如名越稔洋当时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就是不干涉你做游戏,创作环境很自由。

但只要有爆款出现,对网易来说就是名利双收,带来的巨大利润可比邀请制作人的工资多太多了。

像经常被人吐槽的一辈子只做了一款《流星蝴蝶剑》的中国台湾制作人关磊,在加入网易后,就交出了《永劫无间》这样在海内外都很赚钱的买断制端游,也算是彼此成就了。

B站UP主采访关磊时猜测挣了有20亿

至于这些自带光环的“明星制作人”们,到底在咱们玩家群体间产生的是正面宣传效果还是负面效果,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起码目前都是有钱挣。且是如今网易出海的重要手段。

所以,“明星制作人”究竟有多香?

聊这个话题之前,得先说明一下,其实“明星制作人”制度并非是一种成文的游戏产业规定,而是游戏界对于强调游戏制作人在游戏中开发中地位这一现象的概括,由于上世纪末是日式游戏制霸全球的黄金年代,这一现象在日本游戏圈尤为明显。

这些“明星制作人”们的存在更类似于电影中的导演,往往是游戏开发的总监督,需要负责游戏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参与游戏开发的全程,一般在团队中具有最高话语权。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是日本游戏开发制作者的黄金时期,诞生了一大批让人耳熟能详的游戏系列,包括但不限于“索尼克之父”中裕司、“生化危机之父”三上真司、制作《洛克人》的稻船敬二、制作《街头霸王》船水纪孝等等。

从左到右:中裕司、三上真司、稻船敬二、船水纪孝

《合金装备》系列的小岛秀夫、《黑暗之魂》、《恶魔之魂》、《血源》系列的宫崎英高、《尼尔》、《龙背上的骑兵》系列的横尾太郎、《马力欧》系列的宫本茂、《怪物猎人》系列的藤冈要、《鬼泣》、《猎天使魔女》系列的神谷英树等等。

如果让大家想,你还会想到哪些名称和游戏系列捆绑密切的制作人?

往往这些“明星制作人”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提到“魂系列”,大家就会想到宫崎英高,提到“电影化叙事”就会想到小岛秀夫、提到“移植”就会想到“九头蛇”三上真司。

这种个性的标签,是在游戏界技术和创新蓬勃发展时期才会出现的产物,和游戏玩法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再加上当时的厂商也鼓励游戏系列和制作者捆绑的策略,把制作人偶像化更利于游戏销售,也方便玩家粉丝们挑选游戏,在直播、视频不发达,游戏IP还没稳定的年代,一款游戏在玩家还没摸到的时候,很难确认是不是好玩的,全靠宣传片和厂商背书。

所以有了明星制作人出现,只要是XX开发,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可以无脑入,必须买。

可以说赶上了好时代的明星制作人们,多到神坛都站不下。

为了包装他们,厂商或者他们自己还会整一些比较搞笑的事情。比如据三上真司自己透露,在宣传生化危机系列期间,卡普空都会要求他出席并站台,而且强制让他穿一些他并不太喜欢的衣服……

三上真司

还有横尾太郎走哪都戴着个大头套,神谷英树在推特天天开团喷人怼天怼地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突出个性,让粉丝记住他们。

横尾太郎

欧美的游戏圈,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只不过大家记住的更多是工作室和公司,像提到《暗黑》、《魔兽》系列就会想到暴雪、提到《刺客信条》就会想到育碧、提到《神秘海域》就会想到顽皮狗等等,这大概率是因为他们会更多把作品和公司整体捆在一起宣传。

但其中也有很多制作人值得被铭记,比如《我的世界》之父Markus Persson (马库斯·阿列克谢·泊松)、《半条命》、《传送门》的Gabe Newell (加布·纽维尔),FPS游戏之父的John Carmack( 约翰·卡马克 )等等。

相对于日本的“明星制作人”,或许是名字比较难记,也可能宣传报道的少,欧美的在国内并不突出。

G胖,就是Gabe Newell (加布·纽维尔)

所以说,“明星制作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也意味着商业化的成功,会受到玩家热情追捧,试问给谁能顶得住?

“明星制作人”也是双刃剑

不过这种“明星制作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把作品和个人捆绑的太死了。

制作人往往要背负很多压力,包括来自公司高层的压力:所有的情况都要有直接责任人,但这种职场文化放在游戏公司就变成了拖沓缓慢,为了适应游戏界的高效率,游戏界推出了制作人制度,所有的情况都归功给制作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一旦制作者失利或者和公司闹掰,就意味着一个游戏系列会出现“断层”甚至被雪藏消失的情况,比如和科乐美公司因为意见不合闹掰的小岛秀夫,出走之后,《合金装备》系列也很难有人再扛起大梁。

《寂静岭》系列也是如此。

图片来源:《寂静岭2》

包括制作者太个性被老作品绑死的压力:受限于时代的发展,创作了《恶魔城》系列的五十岚孝司,出走后又众筹做出了《血污:夜之仪式》,就算游戏口碑、销量双丰收,但也很难恢复横版动作游戏的辉煌,相反玩家们的期待也是一种压力。

三上真司现在也属于这种,自己成立的公司做了部有争议的《幽灵线:东京》,结果因为不够恐怖,反而玩家呼声更高的还是希望他能再回来好好做游戏,起码把《恶灵附身》给写个完美结局。

并且“明星制作人”制也有不利于底层的游戏创作者表达自己创意的一面,因为这种制度下,能表达个性的都是少数。

所以,能像《生化危机》这种经历了多次制作人换代还能好好活下去的游戏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但再问大家一下,你又能记得住现在《生化危机》的制作人是谁么?

很显然,玩家们依然期待那些辉煌过的“明星制作人”们,能够再创辉煌,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跌落神坛”。

有多少小黑子在盼着宫崎英高跌落神坛

但如果没法做出让玩家们喜欢的游戏,那就说明这贴“灵药”不再灵了,相反还会变成游戏的“毒药”,真的是把双刃剑呀。

可能会有好奇国内有没有这样的制作人出现,我个人觉得曾经的《仙剑》“姚仙”能算一个,至于现在嘛,时代已经过去了。

主要是目前国内的主流都是组团打架,和国外的玩法都不一样,背后更多的是资本和公司之间的博弈。

回过头来,我觉得网易这种靠“买”制作人的方式挺好,虽然目前的效果还看不出来,但起码宣传上是到位了,也给人一种以后要往单机游戏发力的感觉,而且他们会比玩家更期望这些制作人做出好游戏。

当然,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我最希望的还是我们国产能有更多优秀的好作品出现。

你知道我在期待什么。

大家有自己心中喜欢的“明星制作人”吗?评论区可以留言聊聊~

1/1页